十大发展瓶颈
1、技术短板已成最大瓶颈
目前中国的低压电器行业在全球范围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,但中国低压电器行业在工艺、设计、制造、标准体系、节能环保等方面还与国外相差很远,尤其在可靠性方面最为令人诟病。
据统计,国外知名企业在低压电器新产品科研、研发投入上可达到总销售额8-10%左右。而中国低压电器行业平均投入在总销售额的1%~2%,大企业和集团企业一般也只在3%左右,差距一目了然。
在全球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,如果中国低压电器行业不加大科研与新产品研发投入,不加大基础共性技术研究,快速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必将阻碍中国低压电器行业可持续发展,并失去市场竞争能力。
2、成本上升融资困难
目前,宁波网络公司随着资金面紧张、融资成本上升、工资快速提高,成本趋势不可逆转。许多企业已处于微利和亏损状态。同时,给企业加大科研,新品研发与技改投入带来困难。另外,低压电器主要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、甚至继续上升的局面将难以改变。
3、垄断性不断加强
手握国内80%以上市场的国网公司,宁波网站建设正在不断筑牢自己的装备制造产业圈,如中电装备、平高、许继、南瑞、山东电工等。这使得本已产能过剩、竞争激烈的市场面临因行业垄断造成的不公平竞争。
而在未来特高压、智能电网、全球能源互联网等重大建设中,电网公司及绝大多数设计部门更倾向于外资品牌,加上国内其他行业也逐步参与低压电器市场,使国内现有企业包括优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。
4、产能过剩、仿冒和产品低端化现象严重
国内低压电器生产企业85%以上企业处于中、低档次生产,为了在此残酷的市场中得以继续生存不被淘汰,绝大多数企业选择压低价格甚至仿冒,但是,相反的是企业又进入另一番恶性循环的怪圈。
5、研发模式改变
过去由研究所牵头联合设计新产品、全行业生产的格局已彻底打破。随之而来的是企业自主研发差异化新产品。这造成内外部附件、主要零部件制造商试制工作量和试制费用大幅度增加,而每一个附件或零部件生产批量减少,难以形成生产规模,也难以产生利润。附件制造厂积极性不高也给整机厂发展新产品带来困难。
6、升级换代日益紧迫
从市场情况看,中国生产的中、低档低压电器基本上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,但国产高档低压电器除个别产品可与国外同类产品平分秋色外,其他国产高档低压电器国内市场占有率仍然很低。一、二代低压电器产品性能落后且利润微薄,第三代产品又不能满足需求,开发新一代的低压电器产品已是当务之急。